呼唤更科学的汽车分级制度

新车评网   作者: 新车评网 +关注   2008-05-30   评论 (0)

呼唤更科学的汽车分级制度

经常有网友问起,到底市场上的各式各样汽车,有没有明确的分级标准?如何知道一部车属于何种级别,它的价格和性能在该级别是否理想,而选购不同级别的汽车,对使用上又有什么影响?这本是个简单科学的问题,但我的回答通常都是:对不起,国内是没有明确的小汽车分级制的。

现在,政府部门为了对机动车实施生产、使用的管理,特别是征税,确实对车有一套分类方式。为了区分类别,按用途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为了分级征税,按排量大小分出高、中、经济级等几个级别。此外,坊间也有效仿欧洲汽车企业的分类法,将车子按平台级别分为A、B、C、A0等级别。

在我看来,上述分级各有道理,但都不科学。想深一层,最影响我们对一部车“高级”与否的判断因素是什么?我认为是体形大小。体形大小反映了一个和中国人传统观念一致的价值观——占地多的是大户。所以,我在此提出,应该实行汽车按体积大小分级制。

按汽车体积大小分级,在日本已有先例,日本政府将乘用车按大小分为几个“号”,号越大的,购买时征税越多。我建议的中国可实行的按大小分级也是这个意思,例如可以分为以下几级:

车长 级别 类属
<3.6米 1 微型轿车
<4米 2 紧凑型车
<4.4米 3 小型车
<4.8米 4 中型车
<5.2米 5 大型车
>5.2米 6 超大型车

按排量分级的不科学之处有两个方面。一是成熟的汽车消费市场都会出台燃油税,耗油的车自然要多缴税,这也间接反映在排量上。换言之,政府不用限制大排量的,只要制定燃油税,大排量自然就为自己付出代价。国内,现在燃油税还在酝酿中,但一旦它出台,与现在大排量多征税的分级制度就形成重复。

这种情况下,再加入车身尺寸分级制,同时从购买和使用两个层面进行限制,才能真正用政策引导出合理的节能汽车。

可以预期,如果按照车身大小来分级征税,就不会出现一些轿车“虚大”的情况。汽车厂不会再单单为了投中国人所好而将车做得“虚大”——有些改款车甚至只是将前后保险杠拉长,车内空间根本没有长进,宣传上却标称自己“增大”、“升级”了。而所有汽车设计人员都知道,设计大车不难,提高空间利用率才考功力,即如何在紧凑的车身尺寸内,提供宽敞的车内空间。这对车辆外形、底盘机械布置都提出很高的要求。日本车普遍具有很高的空间利用率,就是因为他们有限制车身尺寸的法规和思想,从而逼汽车设计者挖空心思在这方面努力。

车子车身大,带来的是停车困难、道路拥挤,以城市常见的路边直列式停放为例,一段500米长的道路,停平均长4.8米的大型轿车,粗略计算可停94台;但如果停平均4米长的紧凑型两厢车,则可以停上111台,足足多出17台车。在停车位拥挤的地方,要额外安置17台车的停车位置,显然是令人头疼的。因此,减小日常代步汽车的尺寸,绝对是积极之举。

当然有人会想到小车不安全,如果法规偏袒小车,车厂会否将车身造小而牺牲安全性?(例如微面就不会再加长车头了)这是需要第三个法规准则——汽车被动安全法规来保障的,中国C-NACP在这方面已经初露端倪了。

因此新车评网在此正式的、严肃地向政府部门建议:应该考虑出台按照车身尺寸定民用车级别的购买税制度,同时推出燃油税,完善C-NACP碰撞标准法规,这样就能形成一个科学的“三角”,全面保障消费者的利益,公平社会资源分配,并能很好地引导汽车工业、市场的健康发展。

上一篇:没有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下一篇
标 签 分级   级别   交通  
关注电动玩家,玩转电动车
未知的车型 有兴趣?
是否要放弃奖励
全部填写问卷才可以领取哦
确定放弃
再看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