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第一个月里,疫情阴霾下,有2条信息不知道有多少人关注到?它们是:
2月23日,长城登际印度车展,宣布进军印度市场,在此前一周,1月17日,长城汽车和通用汽车签署收购协议,长城汽车将收购通用位于印度塔里岗的工厂;
2月17日,长城汽车和通用汽车共同宣布,长城汽车将收购通用汽车的泰国罗勇府制造工厂。
到今年底,双方完成交易和最终移交,长城将在泰国拥有一座年最大产能13.5万辆的成熟工厂,在印度拥有一座全工艺工厂,年产能约13.8万辆。而通用,则将在2020年退出泰国、澳洲等市场,2021年完全退出印度市场。
一进一退之间,预示着美国汽车在全球汽车工业主导地位的衰落,而中国汽车持续加注参与汽车业全球化,在各自的本土市场规模此销彼长10年之后,后置的产业影响力将得到释放。
通用的退
车厂和人一样,有钱的时候,可以处处投资,大面上赢就好,有些地方输也可以承受。一旦财务紧缩,就得处处精打细算,往能赚钱的地方看,亏的要及时断舍离。
相比在技术上交替上台主导的丰田、大众,以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经历了2008年破产危机之后,在技术研发上一直处于追随的状态,导致其全球主导地位不断弱化。与此同时,美国本土市场规模自2016年达到1775万辆的历史最高位之后,波动发展,至2019年跌至1710万辆,加之日系在美市场份额高企,对三大汽车集团的“输血”能力也在减弱。
基于对转型的需要,通用在2015年发布了一项长期战略规划,旨在将投资重心由全球大开花转向加强其核心业务、抓住科技发展助力公司转型,并且进一步优化公司成本。
这是一个有前瞻性的决定,说明百年通用对自己所处的环境还有足够的敏感和判断。事实上,近一个产品周期内采用的三缸机为主打决策存在错误,加剧了其在全球各个细分市场的市场表现,其在中国的业务开展也并不顺利。数据显示,通用2019年在华销量约为309万辆,较2018年减少近15%,而之前一年,通用在华汽车销量下滑了约10%。在通用全球第二大市场的中国,连续两年超两位数下滑,对通用“造血”能力造成影响不言而喻。
此外,通用在2019年遭遇了工人大罢工事件,造成36亿美元损失,致其2019全年净利润跌至67亿元,同比下滑17.4%。
种种压力之下,通用终于在时隔5年之后将成功控制做到了极致,该卖的卖,该退的退。据悉,通用目前正大规模退出俄罗斯、非洲、印度、越南印尼等市场,并关闭大批收益率较低或限制的海外工厂。
另一方面,通用加大了应对汽车行业“新四化”的技术投入,包括收购了自动驾驶公司Cruise,持续输血;与LG成立合资公司建电池工厂;宣布未来悍马、凯迪拉克等车型都将成为旗下纯电品牌。将更多资源倾向面向未来的技术,这是通用赢得未来生存权的重要抓手。
北美三大汽车巨头,克莱斯勒于2019年底宣布与PSA就重组事宜进行谈判,两大集团合并被视为“抱团取暖”,福特如今在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中国面临断崖式下滑,通用也在为赢得未来市场的“入门券”而奋斗。
曾经风光无限,一举一动都为全球所关注的汽车行业风向标,今天的局面让人唏嘘。
长城的进
另一边,是日渐成长的中国品牌。长城,短短35年造车历史,背靠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至2019年连续4年破百万辆,实现106万辆。2018年,长城宣布全球化战略,计划利用5年时间,实现年度销量200万台,成就哈弗全球专业SUV第一品牌,同年首个全工艺海外工厂——俄罗斯工厂投产。
随后,长城积极探索欧洲、东南亚市场,同时进一步发展全球化研发能力,截至2020年初,长城拥有涵盖欧洲、亚洲、北美的“七国十地”研发格局,在中国和全球布局13个生产基地。
长城旗下四大独立零部件企业,蜂巢易创、诺博汽车、曼德电子及蜂巢能源,2019年9月亮相法兰克福车展。以智能网联、电动化、自动驾驶为抓手,长城尝试进入全球供应链,以达到深度参与行业的目的。
诚然,就绝对规模而言,长城和通用还没得比,一边是全球第四大汽车集团,年产销规模达到700余万辆,另一边是只在中国市场初露头角的“初生牛犊”。但是我们更看到了,不管是长城、吉利还是比亚迪,在全球市场的积极试探,在世界发出越来越多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在电动化、智能化的发展成果,寻找更多市场的切入点。
长城的进,背后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支撑,是中国的“进”,是一个用40年拼命补上西方几年百工业化进程,仍在不断追赶,并在5G、桥梁、高铁等领域实现超越,力争在全球汽车舞台刷出“存在感”的中国汽车的“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