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天涯

话题141条    关注1481人

+关注
话题

林丹呼图克图汗古城察罕浩特遗址

先说一段北元历史。

1603年,蒙古布延薛禅汗去世,次年由他的长孙林丹汗继位。林丹汗即位后,在巴林部境内的阿巴噶哈喇山修建了瓦察尔图察汉浩特作为整个蒙古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1634年夏,林丹汗不幸因病去世。林丹汗福金苏泰与其子额尔克孔果尔额哲率领察哈尔和鄂尔多斯部众自大草滩返回鄂尔多斯。喀尔喀却图台吉率部进入青海。 林丹汗病故后,皇太极于1635年二月命多尔衮、岳托、萨哈廉、豪格领兵1万,前往鄂尔多斯寻找林丹汗子额哲。封林丹汗子额哲为亲王,并将皇女马喀塔格格嫁之,设都统和副都统统治察哈尔左右翼。 1636年三月,漠南蒙古十六部49个大小领主齐聚沈阳,承认皇太极为汗,并奉上“博格达·彻辰汗”的尊号。蒙古人之所以承认皇太极为汗,是因为当时的女真(满族)部和蒙古人似乎有着同一祖源关系,而且可以确定的是皇太极的父亲努尔哈赤的先祖就是猛哥帖木耳(猛哥帖木耳是蒙古名字,他曾于1412年被明朝册封为建州左卫指挥)。同年,皇太极在盛京(沈阳)即位,改国号“清”,改元崇德。

今阿旗在契丹辽朝时属京畿地区,辽都城临潢府离这里很近,仅100多里地。女真金朝时属大定府北部边境地区,元朝时属辽王封地,明朝初归属于蒙古兀良哈部,后成了察哈尔部属地。《大清一统志》在察罕浩特遗址上标了努合图哈达(努合图哈达即有坑的岩);《阿旗固伦贝勒巴扎尔噶如第旗图》标出故城遗址符号,后面记为阿巴嘎山;张穆《蒙古游牧记》标出小阿巴嘎山等等。察罕浩特遗址位于阿巴嘎哈喇山山阳的平原上。察罕浩特遗址位于巴音和硕河北岸的平原上。平地上有两座拔地而起的小山丘,形状似公牛(蒙语称作布哈),当地人分别称作东布哈哈达和西布哈哈达。察罕浩特遗址由内外双层城墙组成,外城东城墙跟东布哈哈达,西城墙跟西布哈哈达相连接。南北走向地东西城墙长度约500米,东西走向地北城墙长度约980米,南面因与东西两座布哈哈达连接,中间没有城墙,向巴音和硕河畔敞开。因年代久远,外城墙遗址已经不太明显了,但隐约能看的见曾有过城墙的痕迹。

察罕浩特宫城(内城)为正方形,四周大约有250米左右,有南门和东门。经观察,刚建察罕浩特的时候好象只有南门,南门朝东有瓮城,东门有后来凿出来的痕迹。墙体内侧用土坯垒筑,外侧用青砖来加固。外侧的青砖据说清代康熙皇帝时期拆掉后搬过去用于建造罕庙寺的建筑上。内侧的土坯墙仍相当牢固,最高处约有三米多。这同辽金城墙遗址截然不同。宫城北部有座高处,好象是宫殿的遗址,似是察罕浩特主体建筑物。从宫殿到南门有条南北走向的街道,街道东西两侧均有七座朝南的建筑遗址。中心建筑物西侧右手七座房屋遗址后面,有三个凸出来的地方,最前面的呈八面形状,显然是塔基,另外两个不知是什么建筑物的废墟。宫城西南角有座面积不大的房屋遗址痕迹,其后面有口死井。东南角有座相当高的土堆,当地人说是祭星坛。城内随处可见莲花叶状雕刻的柱子根基和红黄绿色瓦砾、青砖、瓷器碎片。据考古专家称,其中有辽代纹砖、元代青花瓷器、明代青砖,并且这座城被焚后变成废墟的。从察罕浩特遗址出土的文物,可以看出这座城利用了辽金元的旧城郭遗址。据史料记载,契丹辽朝在国都临潢府附近建立了24个城堡,察罕浩特很可能是在其中某一城池的遗址上建造的。

宫城西城墙到外城西城墙为止有不少房屋遗址痕迹,在此处我们看见了一个捣米的石碓。东布哈哈达离地两米多高处有一个人工凿出来的隧道,通过那个隧道可以上岩石的东侧,岩石的东侧和上面共有六个柱基痕迹。据说,这儿曾经有过存水的方形石槽,七十年代炸掉后搬运到巴音和硕,建造了驻军营房。岩石上面有个可二十几个人围坐的方形大盘石,上面刻了一副棋盘,还有一个柱基痕迹。盘石下面有一条直接通往宫城的隧道,据当地牧民讲,七十年代有个人曾从这儿下去走了500米左右到了宫城西南角的那口死井附近,但现在无法断定此事是真是假了。《大清一统志》所记载的努合图哈达也许是根据这个大盘石上的隧道口的。我们可以推测,宫城西侧是居民区,东侧是军营,因为近些年从宫城东边找到了很多箭头等兵器。西布哈哈达上面也曾有过很多建筑废墟,也是被炸掉后当建筑石料用掉了。

站在宫殿中心位置遥望这座故城遗址的南北两端,背面阿巴嘎哈喇山主峰、故城遗址的中心街道、城南门以及两个布哈哈达正中间与往南二十余里处之外的有座舌头形状的山峰均在一条线上。远处的那座山峰东麓有口泉叫作国师泉,西麓有个洞叫作国师洞,清代在此曾建过寺庙,今仍有模糊的建筑痕迹和瓦砾碎片随处可见。当地牧民把故城后面的阿巴嘎山称作“金凤飞翔之千峰阿巴嘎哈喇山”。阿巴嘎哈喇山西面的山岭叫作呼和布哈岭(呼和即青,呼和布哈即青色的公牛),其东面流过的河叫作哈其尔河,河东边的山叫作额尔德尼山,当地蒙古人把它称作“青龙腾飞之额尔德尼山”,当地人把额尔德尼山亦称作哈玛尔岭。额尔德尼山南麓哈其尔河北岸,清朝在1674年建了罕庙寺。阿巴嘎哈喇山以北二百里处是著名的噶海额勒苏(噶海,蒙古语,猪的意思;额勒苏即沙漠),即汉籍所说的野猪口。从野猪口有直达罕苏木的大道。也是通往漠南漠北的重要通道和军事要道。16世纪初蒙古达延汗征右翼三万户、17世纪末准噶尔噶尔丹汗远征清朝时都曾经过噶海额勒苏沙漠。又如,1945年苏蒙联军攻打日本关东军时也是经过噶海额勒苏沙漠到达了罕苏木的。额尔德尼山脚下有座故城遗址,叫博罗浩特(意为紫金城)或旧察罕浩特,金边墙(金界壕)亦从这里经过。过去阿巴嘎哈喇山和额尔德尼山麓、巴音和硕河流域的小察罕浩特遗址到罕庙寺的方圆二三十里地区都被茂密的森林所覆盖着,当地人称之为“祖先林”,现在荡然无存,据说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占领军,因战时需要,大规模砍伐而导致毁林。罕庙寺在清代是本旗的旗庙,所以过去每年在这里举行一次大规模的祭祀活动。

故城遗址后面的阿巴嘎哈喇山到东南面的大阿巴嘎哈喇山间大约有四十多里远。大阿巴嘎哈喇山是在阿旗和扎鲁特旗的边界处。从扎鲁特旗格日朝鲁苏木沿金边墙至大阿巴嘎哈喇山后面有条古道。这条古道从罕苏木往西南方向可抵达噶尔玛哈达、湿巴尔台(有泥泞的地方之意)、花马岭或翻越布日合素台汗山可到达巴林右旗境内的哈喇木沦河流域的京京白塔附近。另外,自察罕浩特遗址往西走山路也可以抵达京京白塔附近。

可以看出,林丹汗为控制蒙古左右翼和东部科尔沁等地,把都城修建在当时蒙古地区东西南北交通要塞上。因为从这儿往北经噶海额勒苏沙漠可抵达漠北的克鲁伦河流域、呼伦贝尔、七鄂托克喀尔喀等地方;往南渡西拉木沦河可抵达明朝长城要塞山海关、喜锋口、古北口、张家口等处。往东沿金边墙可至嫩江流域的嫩科尔沁地。往西也沿金边墙可抵呼和浩特十二土默特地区。

立于古城墙上,百年老树下是一座废旧城池,从里面的断壁残垣中,依稀辩出户居的痕迹。侧耳细听,历史的那头隐约传来无尽的喧嚣:时而牛羊归来,鸡鸣犬吠;时而炊烟袅袅,长调悠扬;时而猜拳声声,笑语盈盈;时而战马嘶鸣,车轮滚滚,狼烟四起,杀声震天......

风烟滚滚,历史不再。宁静的天空下,硝烟早已散去。抚摸着古老的树皮,凝视着残破的瓦片,不仅感慨人类历史,不仅感慨自我人生......

收藏

2013-05-31

0

你轻轻一赞
是我大大的动力

我关注的部落

登录关注部落,才有更多签到。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