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车库

话题31228条    关注912人

+关注
话题

数码发烧之相机——有关相机的一些记忆

拍A3车模时,借了同事一台富士S205EXR。我以前有过一台同系列的S7000,尽管年代相距有点远,不过这2个相机还是有很多共同之处,所以用起来比较上手,没有什么生疏感觉。特别是富士的超级微距,拍这些比较细小的东西确实比较好用。这个S205的熟悉感觉勾起了我一些对相机的回忆,所以就想写写这些事情了。 小时侯,照相应该算是个奢侈的事了。除了必须的证件照,每年能照像的机会基本是屈指可数的。每当过年时,所有的叔表兄妹凑齐了,总会去拍个合影,到现在翻翻那些“集体照”觉得真是弥足珍贵。幸运的是我小时侯的照片很多,5岁之前的照片少说也有有几百张之巨,这全因为父亲那时有一台海鸥的双反,(老爷子当年在新疆边防当兵,在的地方有时几个月都见不到人,消磨时间这可是好东西)用的好象是120的胶卷,现在算是半古董级别的东西了。小时侯觉得那东西很神秘,和今天我们所看见的相机最大的不同,应该就是它立式的机身和机身上 上下分布的和8字一样的2个镜头。取景器在顶部,是一快大概10几平方厘米的玻璃,随着调焦旋钮的转动,上面的图象有时模糊有时清晰,玩弄这个东西夜是童年的一大乐趣。就是现在,每次回老家,我也喜欢吧一些以前的老东西翻出来把玩一番,总是少不了转转这个相机。那时玩相机,还要自己洗照片,是真正的“洗”,看着一张张泡在脸盆里的相纸,渐渐的从无到有,由谈到浓出现一个图象,然后用木头小夹子挂起来晾干,那奇妙感觉真的难以用语言形容。还有一种特别的剪刀,可以把照片的边缘剪出各种花样,我想这个很多人应该都有印象吧。很多年以后在上大学时自己居然也有机会做了同样的事,虽然没有出过一个象样的清楚的照片,但这个过程仍足以让人激动。 少年时代想拥有一台相机估计是很多七、八十年代人的梦想吧,不过即使是个杂牌的傻瓜机,也要3、5百块,这在那个年代对家里也是个不小的数目,对我们更就是天文数字了。没钱买相机的小孩们总是利用一切机会想玩一玩相机。那时出门玩能从家庭条件好的同学家里借到个傻瓜机估计是最痛快的事了。不过胶卷还得自己买,一般只买100的,印象里是柯达、乐凯。就因为100最便宜,也不知道高感光度的好处。当然,不常用相机的菜鸟们总是出些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故,比如照后忘了过卷,在同一个胶片上重复暴光2次甚至更多,比如不知道怎么装胶卷,还比如胶卷没装好,激动的拍了一天,做了N多剖死回来才发现胶卷根本没转,一张也没照上,最惨的莫过于胶卷仓没关好,洗出来的照片全费了…… 上初中的时候,几个死党终于凑钱买了个相机,自此也有自己支配的家伙了!虽然机器烂人也不懂啥技术,不过照的照片都是宝贝,都小心翼翼的保存在像册里,那个年代去谁家玩都翻像册也算一个很经典的节目吧。还曾经用普通定焦傻瓜机翻拍过美术作品之类,结果可想……后来读大学了,相机也进入了数码时代,那个时候对数码机的理解就是个奢侈品,可望不可及。印象里一个哥们买了个200万像素的奥林巴斯,早期的U系列吧,好象花了4000多。不过那时连电脑也没见接触过,数码相机根本也没什么用处了。大二时有了电脑,也开始关心起数码相机,无奈太贵,买个相机差不多就能买台电脑了,所以一直是停留在关注的层面上而已。一次在电脑城,看到有30万的相机卖,100多块,狠狠心、出把血,买了下来,今天看来不过是个摄象头罢了,那会自己觉得还挺高级,毕竟也是“相机”,有独立电源的,除了装在电脑上能工作,装一节7号电池可以拿出去拍,就是没有液晶屏,但是有个“光学”的取景窗口,现在想起来觉得真TMD是个怪胎!不过话说回来,这个四不像家伙的素质真的可以傲视今天所有的30万像速级别的所有摄象头了,成像锐利且色彩鲜艳,尤其在光线不好的时候,还能拍出不错的的图片,我想应该那时中国自己应该还没有什么数码相机的技术,这个玩意的CMOS图象处理器应该是舶来品吧,所以才能有这样的表现。(现在很多山寨的东西都号称200万还不怎么样)这个“相机”完成了很多“疯狂自拍”,那时谁来海湾107都会留下很多分辨率640*480的照片,在那个学生“一贫如洗”的时候,它真的带来了很多的乐趣。 05年打工终于有点闲钱了,蓄谋已久的数码相机终于提上了议程,当时的理解,就是大CCD就是相机的一切!而且不屑于傻瓜机,必须要手动的,(虽然压根没一点技术)记得早先关注过尼康的4500,跟个望远镜似的造型今天看来还那么古怪前卫,不过可旋转的机身使得取景十分方便,不过因为价格的问题和电池续航能力,一直只停留在关注的层面上。那会索尼的P系列也很出名,很多小女生喜欢,就像现在的T系列。技术参数也还不错,就是样子自己不喜欢加上功能比较傻瓜,也没有买。最后买了佳能A80,400万像素,1.8的CCD,270度可旋转液晶屏,3X变焦镜头,支持全手动,这些参数在今天看来其实也不完全是垃圾,除了那个略低的像素。(机器大概是2700块加个128的CF卡一共差不多3000了吧)那会的厂家还注重做一些以技术为卖点的机器,而现在的感觉都是以市场为导向,同质化严重,一眼看去全是2.33的CCD,5倍7倍的变焦的卡片机,除了外观的区别基本里面的东西都差不多,出来的照片也大同小异。从此就疯狂的按快门,那2年留下了很多照片,其中也有自己比较喜欢的,也是从那时起,开始真正了解了快门,光圈,曝光的一些概念和关系,开始知道白平衡,EV等数码相机时代的概念。总之这个机带给我的东西很多也很重要。 不管怎么说,毕竟A80只是个消费级的数码,虽比一般DC强,也只是入门中的战斗机。它是我把玩的最熟悉的一个机器,差不多到了所谓人机合一的境界了,它的优点和缺点都如数家珍。2年多的时间,喜新厌旧的毛病没逃过,终于厌倦了,觉得这个小家伙已经满足不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了,觉得自己可以上一台更”专业“的家伙了。 07年以前单反似乎还没有现在这么普及,还是高不可攀的一种东西。所以我压根就没有往哪个方向想过,再说我也没那个财力舍不得花那个钱。自己在琢磨了许久各种资料和参数后,决定弄一个富士的S系列试试。最后的结果是在淘宝上找了一台S7000,带转接筒UV镜电池充电器还有一个包,大概是1200左右买的,就是一开始提到的那一台。 S7000在我手里也用了大概2年,不过只到现在我都觉得摸不透富士的这种超级CCD的脾气。怎么说呢,用一句话形容就是“天使与魔鬼”吧。光线好的情况下,照片确实感觉不错;不过暗光时,表现甚至没有A80好。而且图片放大看像素的话,总是有那种琐碎的感觉、对暗部的处理总是有点一带而过偷懒感觉,缺少了一些细节。不过似乎SUPERCCD的成像都是这个“风格”,难道锐化的太厉害?记得以前写过一点描述A80和S7000成像感觉的文字,大意就是A80像邻家女孩,小家碧玉、温润亲切和蔼;而S7000相对就像T台上的模特,冰美人,有些傲气,妖艳夺目、有很重的“金属”质感。一直到现在我都坚持这种感觉是对的,不过随着对S7000的熟悉,发现要像让它有更好的表现,必须多用手动功能,根据情况去设置一些参数,而AUTO默认的参数是不行的。不管怎么说,那时对这个S7000的心情,总是心里拧着一个疙瘩似的,总觉得哪不太对劲,可自己又说不出来。理由要找总是无穷无尽的,在一次旅游后我还是决定把它处理掉,(夏末秋初塞外坝上)最后淘宝卖给了一个玩电台的大叔。换新相机又成了一个问题,琢磨了很久最后决定弄个单反试试,咱也看看单反到底为何物。 结果是买了一台2手奥林巴斯E410+1442狗头,08年底,2000的样子。为什么选它呢?当时的想法一个是4/3系统个头比较小,一个是奥林巴斯是个比较小众的品牌,价格相对有优势,还有在几个主流摄影论坛上,各家器材的争斗很是厉害,总是骂来骂去,这和车论坛的德日系之争绝对有一拼,我比较反感这种骂战发展到毫无因由的人身攻击程度,各家东西各有利弊,何必呢?奥林巴斯作为小弟没人顾忌。除此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让我对奥林巴斯非常有好感,见下面的长篇叙述…… 在买S7000后,以前的一个同事让我帮他参谋个相机,误打误撞的给他选了个奥巴的C70,2手,700万,5X,1.7CCD,全手动,(好像也就600块吧)一开始仅仅是看参数,凭感觉觉得还行。到手后以后发现做工不错,小旁轴造型很复古个性,全金属的外壳很扎实,不想A80虽宣传是金属外壳,但就我来看其实是在外面包了很薄的一层金属皮而已,接下来的2天试用让我大吃一惊,首先是色彩,颜色这个是很感性的东西,所以不同相机表现的差异往往很明显,这个70的色彩一句话就是真实。从我用过的普通DC里,几乎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色彩倾向,可能是各厂家对色彩的理解不同吧,而且数码相机,拍出的图片其实都是在相机内部经过处理的,等于是天生被PS过的,不可能没有什么倾向,所以各品牌或鲜艳或浓郁或淡雅或什么,都是有自己的特点的,不过相对于它们,70就显得很没特点了,因为它的色彩很真实很还原,很没“特色”反而成了最大的特色。以前,自己总喜欢对比强烈,偏艳丽的风格,其实想想,太刻意了,太做作了点。乍一眼看去,会觉得70这个机的颜色很平淡,不出彩,不过细细品位,还是非常耐看的,色彩丰富细节有层次,越看越觉得有东西。一般小机器给人感觉就是第一眼的大众美女,惊艳但没什么回味,70的表现就好很多。除了色彩,成像质量上也不错,细腻,柔和,对明暗反差大的场景,还有不错的宽容性,就是在亮部和暗部的处理的很有层次,亮不是死白的亮,暗也不是死黑的暗,一阶阶的层次比较明显,所以照片就有不错的通透感。其实大部分机器,在阳光明媚的情况下的表现都不会太糟糕,不过在光线偏弱时和暗部的处理上,就显得力不从心,马虎应付了,这个画画有点相同的道理,亮的地方大家都处理的不错,而阴影和暗部的处理,往往是很微妙很出彩又很显功力的。总之是一下子就喜欢上这个小机器了,也对奥巴有了很不错的印象。 一直到今天我都很怀念那个C70,甚至有点后悔当时没截下来自己用,这是朋友的第一个数码相机,各方面都很均衡,还能出RAW格式,对后期调整也是很有帮助的,但愿他能体会到这样的机器的珍贵。好了,回到我的E410,毕竟单反的图像传感器和DC不在一个层次上,我能明显的感觉到410的画质比DC好很多,弱光下的表现最明显,这还是用“狗头”的结果,或许好镜头可以得到更好的画面,这我就没有亲身体会了。 单反要玩好,那折腾镜头是最基本的吧。要想兼顾常见场合的使用,起码得有3个镜头——微距级别、正常焦段和长焦。等我明白过这单反的“精髓”,发现这真是传说中的无底洞了……这段单反的使用经历不长不短,也差不多2年,1442狗头挂机也拍了不少的东西,最后的结果只是让我明白了——单反是什么,以及我更需要什么。 我想要什么呢?先得有个个头轻巧的日常用机,便携但是素质还要好,毕竟带个大块头出门不是一个轻松愉快的事——扮酷总要付出代价的。A80已老,LX3之类的牛机动辄2、3千,不符合我性价比至上的信条,就别提啥适马莱卡了。然后还需要有个长焦机器,感光芯片要大点吧,焦段涵盖比较全面,基本能达到所谓的“一机走天下”,其实我也不追求很大的变焦,能制造点背景虚化的效果就足够了,广角至少28吧,风景之类会方便很多。微距也要有,拍个花花草草虫虫也方便。光圈也别太小,电池耐用点……怎么看怎么像国人买车呢,大而全啊,看来中庸之道在哪都没错。 怎么发现成了老太太裹脚布呢,越写越多,不知道怎么收手了……,算了,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吧。

收藏

2011-10-12

0

你轻轻一赞
是我大大的动力

我关注的部落

登录关注部落,才有更多签到。请先登录